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談法華經圖像與修持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談法華經圖像與修持

【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】 2024-09-15
佛光山台北道場9月14日於如來殿舉辦人間佛教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,為參加八關齋戒戒子及佛光人與線上聆聽信眾逾750人,宣講「《法華經》的圖像與修持」。法師勉眾要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「我是佛」自許,與《法華經》相應而契入佛道,與大師再結來生緣。

如常法師從本次佛陀紀念館借展「故宮博物院典藏各朝代《法華經》國寶」因緣談起,故宮國寶第一次借給民間出展,深具意義,不僅提升佛教文化藝術進程,更是文化平權的落實。

《法華經》共計7卷28品六萬餘言,佛陀在人生最後八年講說《法華經》是其精華所在。如常法師就《法華經》序分、正宗分內容及其圖繪與七譬喻、流通分的弘傳與影響、修持方法等分別詳細說明。

「扉畫是什麼?」扉畫是「經文的視覺大使」,扉畫位於經文的開頭或章節的起首,是閱讀經典的視覺引導,不僅是裝飾,更承載了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訊息。是「經文的導向」,扉畫通常整合經文的主題或內容具體呈現,透過扉畫的設計,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美學趨勢。這些珍貴的遺存經藏,不僅可以讓大眾了解1400多年前的唐、宋時期就有佛經文學、藝術及信仰,也能透過圖像表達經文之美與意涵。

如常法師接著說明,莫高窟259窟「釋迦、多寶二佛並坐說法圖(北魏)」是中國佛教藝術特有的造像題材,源於《法華經》卷四〈見寶塔品〉。經中記載過去多寶如來行菩薩道時發大誓願,若成佛滅度之後,於十方國土有說《法華經》處,多寶塔必現,為作證明。當釋尊欲說法華之際,多寶塔從地涌出,釋尊分身雲集,開啟塔戶,多寶佛邀請釋尊入塔,並分半座與釋迦佛。

《法華經》的七譬喻是多彩多姿的,透過火宅喻、窮子喻、藥草喻、化城喻、衣珠喻、髻珠喻、良醫喻,讓眾生了解心佛眾生實為一體,是全經之精髓所在,如常法師透過「扉畫」及註解圖說來舉例說明。

如常法師總結,《法華經》出現項目最多的〈安樂行品〉,修行者在身、口、意、誓願上精進修行可達安樂;正如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及發願,可讓世界更美好。
12345678910第1 / 204頁
追蹤我們